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为了促进教育教学交流,构建深度课堂,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10月24日下午2点,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承办的四川省2024年教师培训遴选项目——C20省级专项类别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学校卓雅厅举行。活动由教师与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王成奎主持。
本次活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学历案教学整体设计与实践研究。活动中,王成奎名师工作室、陈明宇名师引领项目的老师们作了精彩的专题发言及课例展示。
吴海燕和张礼两位老师以“深研单元整体教学,打造素养导向课堂”为题,作专题发言。她们围绕“六上第四单元”,从整体解读单元教材、精准确立单元目标、构建单元整体任务,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围绕单元目标、创设单元教学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强化过程评价等方面,对本单元的教学设想进行陈述。
彭招军和彭娟两位老师进行了大单元学历案课例展示。彭招军老师执教的《桥》一课,聚焦单元的一级目标“学习读懂小说的策略”,沿着教材指明的一级目标下行,寻求到下位方法来支撑本课,开发了二级目标“读懂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以读懂环境描写为方法,彭老师先运用朗读感悟的策略,品读环境描写。再通过品读环境描写、品读人物表现、品读故事情节来感悟人物形象。
彭娟老师执教《穷人》一课,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为策略,抓住内心世界这一点,紧扣“走进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形象”这一主线来开展教学。在本课的教学活动当中,用“内心活动波折图”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了支架,让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品鉴语言描写,读懂内心活动,从而身临其境地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王成奎、冯好两位老师以“聚焦实践探究活动,落实语文核心要素”为题,作了课例实践研究的专题发言。他们从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和课例反思两方面进行课后陈述。两堂课例都聚焦实践探究活动,以进阶式学习任务的推进,让学生聚焦小说的三要素,品读文本,身临其境地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参与培训的四川省2024年教师培训遴选项目的两位教师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两堂课整合课文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得当,教学设计体现了大单元的理念,设计了进阶式学习任务,通过对比学习,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语言,抓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教学效果很好。
最后,王成奎和陈明宇两位名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名师陈明宇从大单元的角度做了三点评价:一是整体出发,确定单篇课文素养目标;二是创设大情景,明确任务一以贯之;三是嵌入过程性评价,提升学业质量。
名师王成奎用“三个度”来评价两堂课。一是教材解读有深度:链接课标,注意了教材纵横的关联。二是目标确定有精度:聚焦学科素养,落实到位。三是任务设计有梯度:不管是单元设计,还是课时设计都有梯度,做到了层层推进进阶,螺旋上升。王老师也对上课教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情境的创设,比如将读者代入主人公角色,然后再带着感受读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二是提问要更聚焦,围绕单元核心问题、课时核心问题设计好问题串,推进学习任务的进阶。三是课堂上应坚定学生立场,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和预设答案不一样的想法,做到深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我们将继续深研大单元教学促优质发展,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
四川省2024年教师培训遴选项目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