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温江区书法国学课例研修活动在温江区实验学校卓雅厅举行。教研员阮洪老师、课程与质量发展中心副主任丁思源、全区书法国学中心组老师以及各校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秦滔老师带来《隶属初探——隶书的主要特征》的书法课例。学生先观看视频,了解汉字的大致演变历程,能识别隶书;通过观察比较,了解隶书的几个特征;观看视频和练习书写,了解隶书的基本笔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惑,学生练习创作,熟悉隶书的几个最主要的特征。随后,学生观看拓展视频《中国汉字为什么这么牛》,学生得到勉励,激发其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热情。最后,全体学生齐唱《中国字 中国人》,在歌声中升华了对祖国汉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节课例是由冯晨希老师带来的《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冯老师以《二十节节气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校并汇报课前收集的关于春分的农谚和古诗。学生的分享从文化记载到农业生产和生活习俗,逐步铺开,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积累相关的经典文字,体会中国人的智慧,感受中国的古老的传统文化之美。最后回到春分被收入联合国非遗项目,被誉为气象界的第五大奇迹,体会春分之奇。全体学生在音乐声中齐唱《二十是节气歌》,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
马燕老师主持课后研讨,组织大家评课。首先由秦滔和冯晨希两位老师就各自的课例,从选题、教学设计、磨课等方面的进行了说明,并作了简单的课后反思。各位听课老师畅所欲言,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亮点,也指出了不足。
秦滔老师的课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法课中的文化味很浓厚。几个大的活动设计,切合实际,老师举的例子始终围绕学生身边的事物,时时可见校园的各种影子,拉近了距离,令人感觉亲切。课堂练习体现了一定的梯度,由笔画练习、单字练习、到创作补全校训,从易到难,体现了进阶性。学历案设计的较为清晰,活动一环扣一环,教学评的一致性有较好的呈现。这节课也略显不足,比如:体会隶书的字形扁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能让学生对字形扁方的感受更直观充分,印象更深。
冯晨希老师的课例《春分》,聚焦课题,课堂节奏把控好,学生的学习气氛浓。本课融入了音乐、科学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学科融合以及大语文观的精神。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内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好的体现,课中引用了许多的古文经典,容量很大。学生组内交流、朗读,谈感受、说评价,井然有序。二十四节气歌在本课例的导入时和结束时都有出现,前后呼应。这节课结构完整,国学味道特别浓,板书设计也颇有匠心。
丁思源主任代表学校欢迎前来参与活动所有老师,对大家评课时的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的发表意见,踊跃发言之中的真知灼见,给予高度可定。她表示大家对两位老师的课例点评,令人受益匪浅。丁主任提出:书法和国学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充分把握学情,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她热情邀请大家今后多多到温江区实验学校交流指导。
教研员阮洪老师最后做引领。他说大家要从听课中多学习多反思,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他着重强调大家要注意关注几对关系:1.内容与主题;2.环节和形式;3.细节与全局。
最后,所有参与听评课的老师们一起合影留念,结束了这次极有意义的课例研修活动。
记2024年4月温江区书法国学课例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