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生活,书写风采;思维缜密,构建人生。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减负的关键不仅在于做“减法”,还要做好质量的“加法”。2023年11月27日—30日,温江区实验学校于学校卓雅厅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展-观-议-评-学”教学常规展评活动。本次展评内容为三、六年级全学科作业。温江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文家富等行政领导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语”众不同,“语”你同行
基础性作业整齐规范,特色作业丰富多彩。三年级结合教材,注重落实整本书阅读;以大单元大情境为指导,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完成《畅想集》故事续写,人人争做“小小畅想家”。六年级更是用连环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有力地体现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跨学科融合作业,创新了语文作业的发展方向!
二、“数”我智慧,乐享“数”趣
学生的作业工整,字迹清晰,格式规范。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三年级数学组的实践作业——“里程表趣味多”,六年级数学组的“思维拓展”。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终生受益。
三、“英”你灵动,“英”姿焕发
老师们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将现实生活与课本紧密连接,融入到作业设计中。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记录国庆节的一天生活、制作关于奥运会相关小报、录视频讲述自己曾经参加或者观看的一场比赛,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英语的综合能力,发展个性。
四、教亦有“道”,育人有“法”
铸魂育人,道法为先。为进一步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多元性,道法组的老师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特色作业。作业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分别呈现,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五、“劳”有所得,妙不“科”言
以劳立德、以劳创美;科学启迪智慧,实践增添乐趣。
劳动组: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亲身践行,体验劳动之美。以劳动小报、劳动作品等形式记录劳动过程,实现跨学科融合。
科学组:老师们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依据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科学作业。链接真实生活,通过科学观察、如实记录、动手实验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孩子们在“玩科学、做科学、想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享受到了科学学习的快乐。
六、“艺”展风采,“艺”路花开
音乐组:课堂小练、乐理小报、旋律创编多方面提升音乐素养。
体育组:老师们以目标为导向,坚持简便性、趣味性、安全性、针对性四大原则,精心设计体育练习,牢抓重点,突出主线,培养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美术组:创新作业形式,引导学生把普通平面的绘画以立体形式表现。结合学校特色,把民间艺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文家富对此次活动做出专业引领。他指出:各科的教学要“七个注重”,注重学科的本位性、注重作业的科学性、注重书本的联系性、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性、注重生活的结合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评价的导向性;希望全体教师继续努力,以减负提质为出发点,创新作业设计,让作业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快乐成长,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此次活动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检验了老师们作业设计的智慧和作业批改的认真,为彼此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达到了“以展促学”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记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2023年11月教学常规展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