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沉淀,多元的文化特征,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为了贯彻党的新教育方针,有效整合地方教育资源,传承羌族非遗文化,本学期利用学校社团的平台让学生了解羌族人文,带他们认识羌族服饰的特色,了解羌族舞蹈的动态,从劳动生产、生活习俗以及神话故事中获取创作素材和灵感,开启羌族题材的创作。
本学期尝试运用超轻粘土这一新型材料制作羌绣人物,装饰羌族服装并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粘土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开发、总结出揉、搓、压、捏、印等泥塑技法,并运用点、线、面的造型组合,创作出具有羌族特色的纹样,装饰于喜欢的服饰之上。
学生利用身边的快递箱、包装盒等生活废弃物进行创意加工,把各种闲置的瓦楞纸变废为宝,巧手慧心中饱含着满满的童真萌趣,即便是平平常常的纸条,他们也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不起眼的瓦楞纸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作品!
文化传承,大美羌画。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创新与调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通过社团活动,羌族文化走进校园、走进了每个孩子心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羌文化的内涵、学习了更多的相关图案设计知识和技能,更激发了从小了解家乡文化、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创新实践,使“双减”政策落地有声,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长在其中、得在其中!
羌画艺社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