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为我校特色艺术“羌族艺术推广月”,艺术老师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通力协作,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全员参与,以羌族校本课程为依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为期一月的系列艺术活动。4月28日迎来了本年度羌族艺术活动推广月总结会。 市特级教师高新区音乐教研员万里燕一行、温江区音乐教研员马玥、张玉荣项目组成员、文家富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活动。
一、“羌艺蕴美 以美润卓”美术作品展
万里燕等名师一行首先参观了我校“羌族美术展览”,走入校园,一幅幅融入羌族文化元素的精美文创、陶艺、挂饰及绘画作品的羌族艺术美术展映入眼帘,润物无声。师生们用根植传统,羌汉兼备的作品,践行着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
二、“校本课程 精彩纷呈”优质课例展
接着观看钟文婷老师执教的美术课《羌族云肩》,非遗文化进校园,课堂是主阵地,学生用身边的材料表现原生态民间艺术,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受到民族艺术熏陶,也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学生在音乐杨梅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羌族萨朗》,杨梅老师把孩子们一步步带入羌族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舞蹈中。孩子们的尽兴、尽情,体现出来的阳光自信,让观课的来宾也情不自禁加入到萨朗舞的行列中。音乐美、舞蹈美、韵律美、锻炼美融为一体。
三、“羌童鼓舞 羌情羌魂”社团成果展
羌艺社团的学生表演羊皮鼓舞和萨朗课间操,展示节目根植羌族文化,舞蹈作品欢快热烈、奔放洒脱,羌鼓与少先队队歌融为一体,羌红与红领巾相互映衬。中华民族风格、民族基本价值观就在非遗传承的一招一式中强化、生根,让人振奋、震撼。
四、“民族文化 自信根基”学校汇报
何静副校长以《传承民族文化 厚植自信根基》为题,从“为何开发”“如何开发”“开发如何”“未来打算”四方面进行了羌族文化课程在我校实施与运用的汇报,她提出课程开发要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更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寻求文化共生,我校将进一步的挖掘羌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五、“专家引领 研思同行”共同进步
“独行快,众行远”,成都市特级教师万里燕老师对我校美术与音乐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她表明了三个震撼,她震撼于我校美术钟文婷老师教龄较短,上课却自然轻松,落落大方;震撼于美术学科与数学、音乐学科之间的联系深入,有效地进行融合;震撼于我校羌遗传承、五育融合等研究成果深刻,并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推广共享,让更多的人学习。同时,万里燕老师带领的团队就羌族云肩、羌族羊皮鼓及其学生舞蹈动作等提出了宝贵意见,艺术组老师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课题组成员、温江区音乐带头人文家富谈感受。温江区音乐教研员马玥老师发言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特级教师张玉荣名师提出:萨朗、羊皮鼓、羌笛、羊角花......羌民族的生命记忆、活太基因,精神家园。这些看似很土的原生态艺术正是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这些凝聚着山寨灵韵的原生态民间艺术,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美学精神和审美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风格,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艺术熏陶,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传承民族艺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我们任重而道远。
张玉荣名师表示将与万里燕团队进一步的合作学习,将羌族课题做实做细。
党支部书记、校长罗建勇对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老师表示感谢,他提出羌族艺术课题的研究正契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卓雅文化的有力载体,作为省艺术特色学校,我们将奋力推进羌族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学校领导为专家们赠送成都教育丛书《有趣的民间艺术》,并拍照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校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一直以羌族艺术资源校本化的课程,践行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艺术活动,让文化自信从小植根孩子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