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论策略 名师引领促成长

发表时间:2019-11-28阅读次数:1269

       2019年11月27日,温江区基于“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历案教学研讨活动温江区何静名师工作室专题讲座暨课例研讨活动在温江区实验学校未来教室隆重举行。温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辉、温江区何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何静、温江区道德与法治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温江区何静名师工作室成员陈雪、王丹媚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例:陈雪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辽阔的国土》、王丹媚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119”的警示》。陈老师利用自学教材内容、“我是区域代言人”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在碰撞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导行;王老师通过视频、图片、数据、创设情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火灾危害、火灾的逃生、火灾避免、火灾应对。

       接着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温江区何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何静以《学历案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的有效介入》为题,结合多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经验和具体的课例为老师们阐述了学历案下的课堂、学历案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介入的必要性、学历案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的有效介入策略。何静老师认为学历案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为中心”,并不是要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站在学生立场适时、有效地介入(即介入在学生认识肤浅处、介入在学生思考困惑处、介入在学生观点对立处、介入在学生情知拓展处),让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增强学生深度“学”的效果,才能演绎课堂生成过程的精彩。

       随后,在温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辉老师及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温江区何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何静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们就本次课例进行了研讨。老师们认为这两节课例活动形式多样,设计有效,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师适时恰当的介入更是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认知情感的提升。温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辉老师认为两节课都具有感(鲜明的感时代感和使命感)、实(目标落实、活动充实、学习真实)、趣(情景创设有趣、活动设计有趣)的特点。她希望老师们能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目标意识,学会聆听,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一步促进学生真实学习。

       陈雪、王丹媚老师精彩的课例展示、何静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解方式、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等都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老师们必定能够将此次研讨活动中学到的好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共同谱写温江教育的美好篇章。

 

课例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