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

发表时间:2014-05-20阅读次数:2443

第二课时
温江区实验学校   杨继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及原因,从而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学会珍惜金钱。
3、继续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及原因,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明白父亲坚持让儿子自已挣一枚金币的原因和父亲想让儿子明白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反义词复习引入
 
 
 
 
 
 
 
 
 
 
 
 
 
 
 
 
 
二、自读课文,了解儿子三次金币的来源并质疑。
 
 
 
 
 
 
 
 
 
 
三、带上问题,深入学习课文,体会儿子第三次受不了的原因及心情。
1、板书出示“勤劳”,你知道它的反义词吗?那“节俭”的反义词呢?
2、今天我们就带上这两组反义词再次走进课文——〈〈一枚金币〉〉。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中勤劳节俭的人指的是谁吗?那懒惰浪费的人呢?爸爸勤劳节俭,儿子懒惰浪费,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让我们读文后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她是儿子的——母亲。(相机板书三个人物)这一家三口围绕“一枚金币”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去深入了解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1、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9——28自然段,弄清儿子三次金币的来源,完成表格(出示表格)。
2、谁来汇报一下?相机小结板书:两次给、三次扔
3、观察父亲的做法和儿子的表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相机总结板书问题。)
(1)儿子为什么前两次看到父亲将金币扔进火炉笑了笑,走开了?而第三次却受不了呢?
(2)爸爸为什么要扔金币?
(3)母亲前两次为什么要给儿子金币?
1、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前两次面对父亲将金币扔进火炉,儿子都是笑了笑,走开了?当时儿子边笑边走时,会在心里想些什么呢?那母亲为什么要给钱给儿子让他欺骗自己的爸爸呢?因为怕儿子吃苦,她先后两次拿钱给儿子,让他欺骗自己的父亲,她对儿子的这种爱叫——溺爱(板书:溺爱),这种爱能让儿子改掉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的恶习吗?()这样的爱越多,儿子将变得更加——懒惰,更加——花钱如流水。看来儿子变成现在这样跟他的母亲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2、那儿子为什么最后一次却受不了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受不了的儿子是怎样做的?出示句子: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从儿子的动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忙跑”、“熊熊大火”、“抓”等词语感受儿子的着急和不顾一切,谁能读出儿子当时的这种心情?
3、前两次看到父亲将金币扔进了火炉,儿子都是笑了笑走开了,现在却这样的着急、不顾一切,这是为什么呢?
4、你们同意吗?看来同学们都很会读书!那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第三次的金币是儿子自己辛苦挣来的呢?相机出示句子: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
5、为了挣够一枚金币,儿子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多么得辛苦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收割图和盖房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儿子这样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地干活,都是为了早日挣够一枚金币拿去交给父亲,可是,儿子干了多久才挣够这一枚金币呢?(出示:整整一个星期)整整一个星期?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为了挣够这一枚金币,他除了帮人收割庄稼,盖房子,还可能做哪些事?(出示省略号)是啊,为了挣够一枚金币,儿子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干了不计其数的活,让平时好吃懒做的他吃尽了苦头,用他的话来说是简直就是在替别人——(),他做的每件事都是——()。你能读出儿子挣钱的这种辛苦吗?如果在这句话中再加上一个词,就更能体现儿子的这种挣钱的不容易?谁来加一加?加上“终于”一起读。
6、现在儿子手捧着这枚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才挣得的金币,准备将交给爸爸,此时他一定在想什么?是啊,儿子此时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既懂得了挣钱的不容易,为自己以前的行为而感到后悔,也对自己的爸爸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他渴望得到父亲的原谅,得到父亲的信任,得到父亲的赞许。可是,当他把这一枚用整整一个星期的血汗换来的金币交给爸爸时,爸爸却仍然毫不犹豫地将这枚金币扔进了火炉,并且不相信地说:——“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听到爸爸这样说,看到爸爸这样做,同学们,假如你是儿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会怎么想?是啊,此时的儿子跟大家有着相同的感受,谁来读一读儿子此时的话?相机出示句子:“爸爸,你疯啦!……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7、你觉得他哪里读得最好?说出你的感受!你能像他这样再读出儿子此时心中的愤怒吗?让我们一起像他们一样再读这句话(齐读)你还想读儿子的哪句话?说说你的感受!是啊,这枚金币是儿子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苦差事)才挣来的,现在却被爸爸无情地扔进了火炉,爸爸扔进火炉里的不仅仅是一枚金币,更是儿子——一个星期的血汗啊!所以此时的儿子是既伤心,又委屈!带上这种心情,让我们再读这两句话!(女生读、男生读、)
10、儿子此时是愤怒的、伤心的、委屈的,让我们帮儿子把他想说的话对爸爸再一次大声的喊出来吧。
11、儿子这发自内心的喊声,父亲听得一清二楚,作为父亲,看到现在的儿子,他会是什么感受呢?(高兴、喜悦、欣慰……)所以他面带微笑,欣慰地对儿子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听到父亲这样说,刚才还感到愤怒、委屈的儿子会怎么样呢?
 
生反馈:懒惰
浪费
 
齐读课题
 
 
生反馈:爸爸
儿子
 
 
 
 
 
 
 
生回忆反馈。
 
 
 
 
按要求自己读课文。
 
全班交流
 
自由质疑
 
 
 
 
 
 
 
 
 
 
生反馈
 
自由说儿子的想法
自由说原因
 
 
齐说:溺爱
 
 
齐说:不能
懒惰
花钱如流水
 
 
 
 
生反馈描写儿子受不了时的动作的句子。
 
 
生自由说
 
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生反馈:因为这次的金币是儿子自己挣来的。
齐说:同意
 
 
 
反馈儿子辛苦挣钱的句子。
 
 
齐读:收割庄稼
盖房子
 
看图想像,自由说。
 
 
 
 
齐答:整整一个星期
 
自由说。
 
 
生自由想像汇报
 
 
 
 
 
齐答:当牛做马
苦差事
个别读、分组读
 
 
生加上“终于”再读
 
 
 
自由说
 
 
 
 
 
 
 
 
 
齐读父亲的话
 
 
 
全班交流
 
 
个别读
 
 
 
生评
 
个别读、齐读
 
个别读
 
齐答:当牛做马
苦差事
 
 
 
 
 
分男女赛读
 
 
 
 
齐读
 
 
 
自由说
 
 
齐读父亲的话
 
自由说
抓住:“勤劳节俭”和“懒惰浪费”两组能体现父亲和儿子性格特点的反义词引导学生重温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通过自学让学生弄清儿子三次金币的来源,再通过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进入到下个环节的学习。
 
 
 
 
 
 
 
 
 
通过思考交流,让学生明白儿子前两次笑、走的原因,从中也感受到这是母亲对儿子溺爱所造成的结果。
 
 
 
 
 
 
 
 
 
 
 
 
 
 
紧紧抓住儿子受不了时的动作,让学生充分交流体会儿子当时的心情,从而进行有感情朗读。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缺乏生活体验的事情有了较形像的感知,并且引导学生抓住“整整一个星期”充分想像,在训练学习想像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儿子挣钱的辛苦。
 
 
 
 
 
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进行形像的理解感知。
 
 
 
通过加词练习,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词语的能力。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想像。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想像。
 
 
 
 
 
通过学生互评,进一步感受儿子受不时的心情变化,并进行多形式地有感情地朗读。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总结延伸
1、课文学到了这里,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让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变成现在这样知道挣钱的不容易,知道珍惜金钱的吗?如果没有父亲三次扔金币,儿子会变成现在这样吗?这就是父亲三次扔金币的原因。看来爸爸也是很——爱自己儿子的,他的这种爱和母亲的溺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相机板书:严厉的爱
2、此时,你想对文中的三位人物说什么呢?(出示说话练习)学生自由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相机板书:学会劳动珍惜)
4、小结:是啊,金钱是我们辛勤劳动所得,它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老师现在将这枚蕴含深刻道理的金币送给大家,希望大家铭记于心。
 
 
 
 
自由说
齐说:不会
 
 
 
 
齐说:严厉的爱
 
全班交流,自由说
 
自由说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感受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不同形式的爱对儿子造成的不同影响。
 
 
 
训练学生地说话能力,加深对课文中心的感悟。
 
 
归纳小结,让学生明白道理。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两次给                       三次扔                   勤劳——懒惰
                                 
                                 学会
母亲                劳动        父亲                  节俭——浪费
                                 珍惜
                                
               溺爱                       严厉的爱
 
    儿子